寻根问祖

郏县汝阳魏家庄魏氏家谱【魏玉宪主编】

时间:2021-04-15 10:42:55   作者:河南魏氏编辑部   来源:中华魏网   阅读:357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《郏县汝阳魏家庄魏氏家谱》前言树有根,水有源。魏姓的源头,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。黄帝生于姬水,因姓姬。传至周文王姬昌,其15子高,封于毕,称毕公高。毕被西戎灭后,裔孙毕万流落晋国。侍晋有功。封为大夫。公元前661年,助献公灭姬姓魏国(今山西芮城),献公以魏地赐予他为食邑。遂......

《郏县汝阳魏家庄魏氏家谱》前言

树有根,水有源。魏姓的源头,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。黄帝生于姬水,因姓姬。传至周文王姬昌,其15子高,封于毕,称毕公高。毕被西戎灭后,裔孙毕万流落晋国。侍晋有功。封为大夫。公元前661年,助献公灭姬姓魏国(今山西芮城),献公以魏地赐予他为食邑。遂以魏为姓,公元前445年,毕万裔孙魏斯与韩、趙二家分晋后,建立魏国。都安邑(今山西夏县),为魏文侯。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历二侯七王220年,于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。原王族散居各地,以原国名为姓,形成魏氏主流一脉即魏氏正宗。

公元前361年,魏国迁都大梁时,文侯后裔一支留住山西,世居洪洞县魏石湾村。元末明初,大移民时,许昌魏姓始祖俊,携其子智带领全家迁移河南许昌,定居州城东南塔湾村。后一部分迁入州城南大街魏家胡同;一部分迁居州城西南颍水河边与襄城县交界处的小孙庄(后改名大魏庄)。明永乐中,始祖忠与兄敬离开许昌来到这里。敬定居襄城县城西鲁渡村,忠定居“郏县阴山之右”,就是现在的魏家庄。

永乐中,明代正处于上升时期,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。始祖兄弟何以离家出走?据传说是家庭原因。始祖兄弟三人:敬、忠、悛。敬、忠生母早亡,父亲续弦后,开始还相安无事,继母生下弟弟后,态度渐渐改变,开始嫌弃他们,继而虐待他们。兄弟二人不堪虐待,毅然离家出走。一路乞讨,云游四方。当来到襄县城西鲁渡村时,哥哥在一家油坊找了份工作。一人干活,两人吃饭,时间一长,主人有怨色。始祖当年才十来岁,生性倔强,不看人家白眼,便只身离开哥哥,向西走来,白天乞讨,夜宿寺庙。最后来到这里,被姓何的一户人家收留。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,自食其力。由于他精明勤快,吃苦耐劳,深得主人喜欢。

这里位于郏县城东南二十五里,汝河岸边。它东面、南面临汝河,隔河东面是宝象山(阴山),东南面是紫云山。远山映照,近环拥抱,气候适宜,土地肥沃,是个好地方。当时人烟稀少,这里仅住着姓何的几户人家。称不起庄,叫何家闲。始祖忠来后,落地生根。成年后,娶妻生子,独立营生。凭借勤劳和智慧,家庭越过越兴旺。据说他有有七个儿子,推小车去洛阳做生意,回来的路上,又捡了个弃儿。这样,魏姓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大家族。原的何家,人脉不旺。有的断了后,有的迁走了。这里剩下了魏姓一家,何家闹,便成了魏家庄。至今,这里几乎仍然是单一的魏姓,外姓人家很少。字辈分明,从不乱辈,但支脉很多。

在汝河水滋润的这块土地上,我们的前辈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辛勤劳作,繁衍生息。长期养成勤劳、质朴、诚恳、率真的个性。历代虽未出现过伟人,但也出现不少能工巧匠,有识之士。清道光六年(公元1826年),出了一名进士一魏谦六。史志记载,他聪颖过人,七岁能文,24岁考中举人, 31岁考中进士。成绩优异,朝考一等,殿试二甲”(《郏县志》)。但朝中无人,未被重用,未能任职,在家教读养亲十八年。他教出的学生,有30多人考中了举人和进士。学生成名后,才被委任为直隶州文安县知县。时年已49岁。三年后改任宝坻县知县。任满调任通州知州,未到任病死于宝坻官舍。享年55岁。

他为官清正,勤政爱民。文安、宝坻任上皆有政声。他甾心书院,亲为讲论。宝坻任内,最后一年就有八人考中举人。死后,百姓遮道泣送。皇帝下旨予以褒扬。赐封文林郎。他文词精湛,诗文很多,可惜大都散佚。仅同治三年《郏县志》上保存文章两篇:《送前邑侯孙兰陔先生序》、《 烈妇张氏传》和长诗一首:《和督学吴巢松先生<谒苏坟>原韵》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人人有了学习、发展的机会和条件。一大批知识份子走上了工作岗位。有的成为国家干部,有的成了人民教师。一批批青少年,通过学校:大学、大专、中专、技校、师范等,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。几十年来,造就一批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。有教授,副教授、编审、副编审、高级工程师、主任医师、副主任医师、特级教师、高级教师、正副处级、正副科级干部等。他们中有的已经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,走完自己的路,去世了;有的已经退休,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。但大多数正活跃在各条战线上,为国家为人民进行着贡献。

受修志撰谱风气的影响,退休后我也产生了纂修家谱的念头。正在酝酿的时候,在郑州砂轮厂退休的玉志弟,捎给我一张我们这一支的世系表。这促使我下定了决心。于是,就约玉振、书战等去与怀军商量。怀军还在职,时任平顶山市人******律委员会主任。不谋而合,怀军也在思考着此事。他不但赞同,还提议,条件许可还要修建“魏氏宗祠”。大家推举我们二人为集人。进行了大体分工,开始了工作。分头收集资料,最后由我进行疏通和整理。

梦玉光绪二年在《魏氏本茔始祖考界》中说:有《族谱》藏于鲁渡。我们就先去鲁渡。但是,大失所望。过去汝河水经常泛滥成灾。《族谱》已毁于洪水。

接着我们去了许昌大魏庄。族人魏青山正在续修《家谱》,已进行多年,接近完成。他有一本光绪17年魏作舟续修的《魏氏家谱》。该书是咸丰三年续修家谱的再续本。序言中说:许昌始祖名俊,字魁千。元末明初携其子智,由山西洪洞县迁许。关于我们始祖仅序言中有一句话说:敬、忠兄弟离开许昌后,敬定居襄城县鲁渡村,忠定居“郏县阴山之右”。过去每年清明,魏庄、鲁渡都有人到许昌参加祭祖活动。尽管《家谱》中关于我们始祖没有更多记载,但这已证明我们的根在许昌是无疑的。许昌的根在山西洪洞,洪阔魏姓这一支。

据《家谱》记载,许昌始祖魏俊以来,传承了二十六代。魏青山说,他是第十九代,他下边还有七代。我们从始祖忠以来,传承多少代呢?为弄清这个问题,我们再一次去了鲁渡。在那里找到了答案。魏庄、鲁渡虽属两县,但相距不远,过去一直是交往着的。魏国领,90多岁了,是鲁渡年龄最大的人之一。他记得过去两下交往的一些事情。两下辈份是统一的。他说,他们供奉的“主子”,从始祖一直排到现在,他是第十八代。他父亲在世是,与河里圈闪庄魏长海关系好。二人都是“牛经纪”,过从甚密。魏长海比他父亲高一辈,他父亲以叔相称。他父亲是十七代,魏长海则是十六代。魏长海是魏庄迁居闪庄的,是魏德六的后代。从魏长海往上到第九代魏永爵,八至二代空缺;往下还有八代,魏庄传承二十四世。许昌传承二十六世(俊、智生于山西),鲁渡传承二十三世,魏庄传承二十四世。这基本上是一致的,可信的。

自永乐以来,历明、清、民国各代,魏家庄风风雨雨走过五百多年。如今成为拥有数千人口的大庄,迁居村外的人,过去有,现在更多,遍布全县、全省、全国。

万事开头难。五百多年了,第一次撰写家谱,困难重重。资料少,没经验、没借鉴,走了不少弯路,反反复复写了多遍。我们虽然尽了力,但还有很多缺漏,很不尽人意。在编写过程中,村里干部,父老乡亲,积极参与。提供文字资料和口头资料。这里边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智慧,是一部集体创作成果。尽管它还有缺漏,不完美,但它毕竟是我们郏县汝阳魏家庄魏氏家族的第一部家谱。它给我们定了位,厘清了来龙去脉,理顺了我们的世系和辈份。这对先人是个告慰,对后人是个交待。达到此目的,也就实现了多年的宿愿。

多年编写过程中,未让大家集资一分钱。家谱印刷的时候,魏国伟、魏月婵、魏金灿、魏如方、魏联杰、魏俊超、魏志敏等慷慨资助,给予大力支持。

魏国伟 捐资一万元

魏月婵 捐资一万元

魏金灿 捐资一万元

魏如方 捐资一万元

魏联杰 捐资一万元

魏俊超 捐资伍仟元

魏志敏 捐资叁仟元

郑州大学副编审魏玉宪

2011年10月


标签:许昌  始祖  家谱  魏庄  魏国  
相关评论
Copyright @ 2006-2021 中华魏网
联系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2号附110号 联系方式:138-3813-7279 
站长: 魏秀岩wxy(字崟嵩)
中华魏网QQ群1:42563815(高级群) 中华魏网QQ群2:59273118 中华魏网QQ群3:50731020

总谱管理总谱联络 技术支持

中华魏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,无任何商业目的,弘扬魏氏文化为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,沟通交流,资料查询。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魏氏宗亲开放,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,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。

  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021号  豫ICP备1102483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