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氏名人

东丽“赤土村”:魏氏家族的“文臣武将”

时间:2021-04-16 10:33:50   作者:魏连顺   来源:华夏魏氏   阅读:1558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 东丽“赤土村”:魏氏家族的“文臣武将” 每日新报与问津书院开办的版上“问津讲坛”,这是2015年的最后一期了。在这一年的时间里,不同的讲师,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津风津味的故事。天津的名人,天津的大事儿,那些带着灵气儿、接着地气儿的好听又新鲜的人和事,也为这个专栏聚集了众多......
东丽“赤土村”:魏氏家族的“文臣武将”
  每日新报与问津书院开办的版上“问津讲坛”,这是2015年的最后一期了。在这一年的时间里,不同的讲师,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津风津味的故事。天津的名人,天津的大事儿,那些带着灵气儿、接着地气儿的好听又新鲜的人和事,也为这个专栏聚集了众多的“津粉”。在2015年的最后一次讲坛上,我们当然也要奉献给大家一篇好看的收官之作。一起来听听东丽赤土村,一个有历史、有血性、有文化的“名村”故事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2016年,“问津”的故事更多更好更合读者的口味。

  燕王扫北扫来个“魏氏大村”

  东丽区华明街赤土村。虽然村民们已经迁村进镇,过上了城市的新生活,但是,这个村在天津一直是挺有名的,它有着六百年的建村历史。赤土村历史上曾名铲滩、风云岭、赤碱滩等。赤土村主要居民就是魏氏,魏氏家族原籍河南卫辉府滑县,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因燕王扫北(实际是指永乐初年发起的由中原内地向河北、北京等北方地区大移民的举动),其先祖魏诠、魏朝兄弟带领家眷一路辗转迁至军粮城、宁河之间的这个地方,跑马占荒,取得龙票(得到官府批准),确立庄界范围并造籍立册,起初沿用原籍河南地名称“铲滩”。立庄后,方圆十里八村的乡民百姓,每年纳粮赋税都到“铲滩”魏家集中,然后漕运进京。魏氏家族世代昌盛,延续绵长,逐渐形成较大村落。至明末,村北高地北坨子一带酸枣树成林,野花遍地,鸟语花香。莫名其妙的是,每当变天之际,这里就出现风云变幻的预兆,故此废弃“铲滩”村名改称“风云岭”。清雍正九年(公元1731年),即立庄300多年后,因气候变化,海水倒灌等原因,这一带逐渐成为盐碱贫瘠之地,加之官府粮税负担过重,村名改为“赤碱滩”。抗日战争时期,赤碱滩成为中共地下党的堡垒村和交通站,联络代号化名为“小扬州”“三八村”,后改为“赤土”,一直沿用。

  赤土名副其实是块“红色土地”

  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,赤土村是中共冀东武宝宁地区根据地,在抗击日寇侵略,解放天津的斗争中发挥了堡垒作用。1943年春,共产党组织派出一批干部到金钟河沿岸一带地区开展工作,打击日伪,减租减息,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一些苦大仇深的农民成为党的秘密联络人和积极分子。为打击日寇,保卫家园,在党的领导下,赤碱滩成立了民兵组织,他们袭击伪警察局,缴获枪支和弹药,用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,不断发展壮大。

  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军队与地主还乡团,不断袭击共产党堡垒村,抓捕党员、干部。在对敌斗争中,赤碱滩地下交通站屡立殊功,这里传递的许多准确及时的情报发挥了很大作用,地下交通员为此做出了宝贵的贡献。19475月,伪宁河县县长、国民党保安大队长王绍鹏带领150余名保安队员护送20多只满载芦苇等物资的木船沿金钟河去天津。得到情报后,区小队和民兵配合县大队在河岸设下埋伏。当敌船进入埋伏圈,县大队长武宏立即下令发起猛攻。机枪扫射,手榴弹齐飞,顿时火焰冲天,烧毁了全部敌船。王绍鹏跳入河中,侥幸逃生。此役歼敌一百余人,缴获敌钢炮4门,机枪、步枪130余支,打了一个大胜仗,这次战斗被当地百姓称为“火烧战船”,流传至今。1948年,解放战争进入决战关头。县大队、区小队和村民兵沿京山铁路线频频出动,扒拆铁轨,割断电话线,炸毁国民党军车,破坏敌铁路运输线,掐断了国民党部队的军需供给线,为平津战役解放天津创造了有利条件。1948年末,平津战役全面打响。东北野战军火速进关,对天津实施包围。1217日晚,东北野战军某部抵达金钟河北岸。区小队战士、民兵及船户、村民,冒着严寒风雪,连夜搭设浮桥,协助部队渡河南进,国民党驻军闻风溃逃。赤土村支前委员会组织村民给解放军运送物资、看护伤员、送水送饭。村民魏润发自告奋勇为部队当向导,在向民权门挺进时不幸中弹牺牲。为纪念革命胜利和赤土解放,19498月,赤碱滩更名为赤土村。19889月,赤土村被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革命老区。

  魏家好儿女 文武出精英

  赤土魏氏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,对赤土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这个家族中也出了不少杰出人物,其中不少人是在战争年代为保卫家园、抗击敌人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。比如,有一个叫魏义才的人,1944年冬,在党的领导下,赤碱滩成立抗日民主村政委员会,魏义才任村政委员会组织委员。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,魏义才组织建立了40多人的赤碱滩民兵组织。他英勇善战、足智多谋,带领区小队作战数十次,战功卓著。还有魏国亮,1944年冬任赤碱滩抗日民主村政委员会武装委员。他一身绝技,能在冰河中泅度,练就一双铁脚板,在苇塘里健步如飞。魏国亮聪明勇敢,特别精于制作地雷,是有名的埋雷能手。通过巧设地雷阵,让日军频频受挫。1948年,解放战争进入决战关头。时任区武委会干事的魏国亮接受了炸铁路线,破坏国民党军军事供给的任务。仅一个月时间,魏国亮就带领战友炸掉敌火车头3个。新中国成立后,魏国亮不居功自傲,不计较职务高低,给官不做,自愿回农村,到水产养殖场基层工作,依然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。

  魏家还出了不少文化名人, 例如,我国著名的电影和话剧两栖表演艺术家魏鹤龄。在一生的演出实践中,对我国现代电影和话剧表演艺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。他1935年就加入左翼剧联领导的上海艺华影片公司,与袁牧之、赵丹、白杨等著名演员活跃于舞台和摄影棚,宣传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,参加了《暴风雨》《凯歌》《桃李劫》《马路天使》等许多电影的拍摄。被誉为“擅长饰演小角色的大演员”。1937年卢沟桥事变,抗日战争全面打响。魏鹤龄加入抗日救亡演出队第四队,从上海辗转武汉、重庆等地进行抗敌演出和宣传活动。1938年,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抗战题材电影《保卫我们的土地》的拍摄,1948年,新中国成立前夕。魏鹤龄加入党领导的上海昆仑影业公司,先后参加了《喜迎春》和《乌鸦与麻雀》两部影片的拍摄,表达了人们喜迎春天来临,期待解放战争胜利的心情。舞台之外,魏鹤龄正直热情,乐于助人,始终保持着津郊北方农民的本色,在演艺圈有着极好的口碑。还有天津人特别喜欢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,也是魏氏家族的佼佼者。魏文亮在全国曲艺界影响较大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,是天津“卫派”相声的代表人物。现为国家一级演员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

20077月,全国和天津市小城镇建设试点——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建成竣工,赤土村3000余户人家迁入华明新市镇,率先过上城市化新生活,实现了津郊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。他们正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而继续奋斗。

新报记者 任悦 李海燕(网名:魏连顺2016.4.30转载)


相关评论
Copyright @ 2006-2021 中华魏网
联系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2号附110号 联系方式:138-3813-7279 
站长: 魏秀岩wxy(字崟嵩)
中华魏网QQ群1:42563815(高级群) 中华魏网QQ群2:59273118 中华魏网QQ群3:50731020

总谱管理总谱联络 技术支持

中华魏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,无任何商业目的,弘扬魏氏文化为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,沟通交流,资料查询。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魏氏宗亲开放,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,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。

  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021号  豫ICP备11024832号